“核”确实可怕,但是要相信技术
首先,毋庸置疑,“核”具有一定的放射性。但是,中国核工业的体系和中国核工业的技术是完全、完整、先进的,尤其是我国的核电技术是稳妥可靠的,核电安全是非常有保障的。而且,国家对核安全、核辐射防治、放射性废物处理的保障有严格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进一步确保了核安全。同时,核电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可以实现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和氮氧化物的“零排放”,发展核电是国家调整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的现实途径,是电力工业减排污染的有效途径,也是缓解地球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在参加中核集团组织的新入职员工培训中,其中有一天我们集体参观了中国核工业科技馆,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对于辐射中常见的α、β、γ射线如何进行屏蔽的一个小小的体验台。这个小小的实验台以直观的形式告诉了我α射线的电离能能力最强、穿透力最弱,用一张纸就可以把它全部挡住;γ或X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弱、穿透能力最强,需要适当厚度的混凝土或者铅板才能有效地阻挡;β射线的电离能力和穿透能力介于α射线和γ射线之间,他能穿透普通的纸张,但是无法穿透铝板。除了自己动手操之外,还可以看见一段小小的视频简介:“其实每个人每年受到的辐射中最少的就应该是核辐射,甚至可以说微乎其微,因为平均每个人每年受到大部分为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天然辐射就是宇宙射线,从宇宙中照射到地面被吸入人体;人工辐射则是电脑、电视机、手机传播出来的电离辐射,甚至做X光也会有辐射......”在体验之余,我觉得这种直观的表达方式和简单的叙述道理可以向社会推广,让更多的人知道、明白,其实“核”其实并不可怕。
我们应该怎样做到、做好核科普
为了更好更准确地认识核能,利用核能,更好的将作为大国重器的核技术推广应用,服务世界各国,我们应当从核电厂等存在核设施核设备的所在地开始进行最直接最科学的宣传、讲解,对核电厂等所在的周边城镇开展相应的科普,从最基本最简单的常识开始,循序渐进的让感到“核危险”的人,了解到“绿色核能源”。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尽管当前我国在核电公众宣传中取得一些成绩,但与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全国政协委员、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副院长段旭如提案中表示,“目前,核电公众宣传的主力是核电企业和全国协会。涉核企业的公众宣传活动被认为是在传播一种企业文化理念,且往往被认为是企业利益驱动,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客观公正的社会认知。因此,有效的核科普宣传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和支撑。当政府明确树立核能在国家能源战略中的地位,并表达出坚定发展核能的态度和决心时,将显著影响公众对核工业发展的信心,提高公众的接受度。”应当想办法,从核电厂“一带一路”,开展专门针对“核”相关的科普知识,让群众了解到“核”的好处及便利。充分发挥企地联建,推动针对核科学的科普,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涉核企业责任担当。通过这样的方法,改变群众对“核”的认识,同时加强地方文化建设,并且提高了人民群众对于“核”的认知度。这对于国家大力开展新能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加强核工业技术的同时,更应该反思如何进行“核文化”的宣传和普及,我认为应该把宣传“核文化”看作是一种公益活动而不是企业利益的驱动。就像清华大学开展的“核文化宣传月”一样,我认为涉核企业、高校更应该有责任、有义务按一定的时间组织宣传文化活动,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或影像资料让人民群众更容易理解“核文化”。在更好的推动企地联建的同时,以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开展党工团对于“核文化”的义务宣传活动。同时更好的彰显央企、名校的责任担当,体现核工业建设者队伍的优秀形象。
“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核”的无知导致的恐慌。我们应当通过实际行动来正确的解答群众对于“核”所提出的问题,为国家提出的“绿色核能源”提供一份坚定的力量支撑和技术自信。
QQ:1851175383
手机:13051892539
电话:13051892539
邮箱:1851175383@qq.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5号楼11层1201